第十一章 衙门停尸(2/3)
清贫,全靠秦家扶助才得以完成学业高中举走上仕途,感叹之余,禁不住潸然泪下。
闲话说罢,蔡知县叫跟班长随周全拿来大红“关书”(也就是现在的聘书)亲笔写了,站起身恭恭敬敬双手递给孟天楚,说道:“按理说,礼聘先生为幕,应该摆酒设宴,只是这两天衙门出了点事,一时不便,容后补请。”
孟天楚起身客气了几句,双手接过关书,这关书用红封套套着,上写孟天楚老夫子惠存。抽出里面大红全柬,只见上写“关书”二字,打开一看,上面写着:“敦聘天楚孟老夫子,在蔡钊知县任内,办理刑名一事,月俸脩金二两,到馆起脩,谨订。教弟蔡钊顿首拜。”
这就算正式聘用孟天楚为刑名师爷了,工资每月二两。这在明朝中期,已经算是很高的工资水平了。要知道,明朝官员的俸禄都是很低的,正七品知县每个月的俸禄折算下来,也就三两左右,靠这点俸禄,别说请师爷请长随,连养家糊都成问题,只能想法设法找点外快,其中地方官主要的收
就来自于地方税收的截流,俗称“火耗”。
孟天楚的工资是二两银子,相当于月工资民币二千元。明朝嘉靖年间,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米二石,当时的一石约为九十四公斤左右,所以孟天楚的工资是二两银子,可以购买一百八十八公斤左右的大米,论斤也就是三百七十七斤左右。按照每
每月三十斤大米配置计算,可以养活十二个
。所以蔡钊给孟天楚的工资还算比较高的了。
随后,蔡知县又拿了六两银子双手递给孟天楚,这是聘礼。接着,让跟班长随周全在内衙安排一处院落给孟天楚一家居住。这师爷平里都是在内衙帮助知县老爷处理政务,也就是
幕之宾。所以也住在知县老爷的内衙里。
孟天楚道:“既然已经受聘,东翁有何差遣尽管吩咐。”
蔡知县面现为难之色:“按理说,先生一路劳顿,应当歇息两天,只是眼下有一件为难之事,晚生无力处置,秦掌柜在信中提及先生一天之内连两案,真是天助我也,这件事恐怕要烦请先生出免调处了。”
孟天楚笑了笑:“东翁可是为衙门停尸之事烦愁?”
蔡知县叹了气,点点
:“正是,前
里,这张老汉与邻居家闹纠纷告到衙门里,晚生发‘和息票’让捕
王译和捕快宋翔宇两
前去调解,不料王译失手将张老汉儿子张老大推倒,第二天上午死了,张老汉一家认定是王捕
所为,所以从前天起,停尸在衙门
,要求追究王捕
失手杀
的责任,还要赔偿若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