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章 策论考题(3/4)
甚至稍稍有些期待。
王学政也是早起,昨诗、文都已糊名上
,他连夜粗粗看了几十篇,未见特别出色的。今早起床便不甚乐意,斜刺里又看见叶行远好整以暇的准备早饭,心中更是不爽,招呼巡场考官,准备下发这次的策论考题。
“辰时已至,可将考题发下,令众考生琢磨,至酉时收卷,不得延误。”王学政轻声吩咐,一众考官领命而行。叶行远拿到考题,等到锣响,翻转一看,不由心中大喜。
这一次的策论考题居然是“流民策”。这对叶行远来说,难道不是送分么?
要知道定湖省中流民作,三位大佬束手无策,还是他叶行远单
匹马搞定的,这种实际的经验可是远远超过一众同侪,考别的他或许还担心一下。比这个,就拿他处理定湖省的实务拿出来,不就是一篇大文章么?
这一次省试倒是顺风顺水,没有刁难,只有
结,连考题都是投其所好,看来这解元真是非我莫属了。叶行远心中大定,但他天
谨慎,难免要多想几层,有备无患,免得乐极生悲。
省中流民闹出那么大事来,省试以此为题,考流民策也算是理所应当。不过省试考题虽然不是一而定,但王学政必然有很大的发言权,此
对叶行远可不会有什么好感,会留给他这么适当的题目么?
叶行远想到这一点,神一紧,字斟句酌的仔细阅读相关材料,连看三遍之后,果然被他看出些名堂来。
虽然同样是流民,但省试要考的可不像是定湖省遇到的这种况,如果叶行远生搬硬套,只怕就落
了陷阱之中。一旦差之毫厘,纵然他的方法在定湖省中被被证明行之有效的,但因为初始条件不同,在推演实施当中,就会谬以千里。
其实考题所附的史料并不详细,粗粗一看,无非是天旱民不聊生,穿州过县而已,但时间点却是轩辕历两千七百二十八年。
这个时间点乃是朝永正七年,乃是本朝之前两代,距今七百余年,而这永正年间正是
朝倒数第三位皇帝在位。永正之后,乃是历平,历平皇帝在位仅仅三年便驾崩,
朝就迎来了末代哀帝。
永正在位共十四年,勉强也算得国泰民安。在永正七年发的流民
,初时看来只是些小事,只要朝廷适当赈济,安抚民众,也就该平复下来了。
但历史却并不如愿,纵然朝廷和各地官府都拿出钱粮赈济,却如杯水车薪,并未在根子上遏制住流民问题。
而流民就如同滚雪球一般,越来越大,十几年间不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